新闻中心 /News
k8凯发官网被完整爱过才能好好离开
k8凯发官网被完整爱过才能好好离开,经过改编,隐去了来访者的个人信息,督导文章主要用来交流与学习。期待享受内部督导的朋友们,欢迎加入工作室成为我们的一员~
如果以克莱因的视角来看,这些时刻通常都与婴儿与父母的分离有关,与一个人要向外发展自己,启动分离与个体化进程有关。
如果是理想状态,一个人到了要离开家去读大学,或者离开家去独自追梦的时刻,也许会恐惧、担忧,但也许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然而现实状况是很多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会感到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甚至感到绝望和强烈的抑郁的感觉。
我们尝试去思考婴儿的生命阶段,一开始,小婴儿无法在意识层面区分自己和他人,在混沌一片的意识里,小婴儿会感到自己和父母是一体的,而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当一个小婴儿能够意识到自己要和父母分开,需要开始体验自己的生活,这表明小婴儿能够清楚地看到他的父母,甚至清楚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从哪来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因此,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甚至感到抑郁的年轻人,或许是在表达自己分离的进程被扰动了,我们需要去思考,在他离开家去回看自己的过去,以及重新思考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自己对于父母有怎样的感受时,发生了什么。
透过成年人的身体去看他内在的婴儿,是克莱因取向的咨询师在治疗中会持续关注的部分。因为克莱因认为,成年后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追溯到婴儿期,追溯到小婴儿在生命的前两年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个婴儿的部分,有时存在于咨询室内,有时在来访者的移情中,有时存在于来访者与咨询师的相处中。
治疗的过程并不会一开始就邀请来访者谈论自己早年的细节,而是从来访者呈现的内容里去推测早年生活的模型,再从来访者提供的信息里获得支持和线索。
随着徐徐展开的咨询画卷,我们发现来访者经历中反复出现一个关键词:变动。每当有着特定条件的变动出现时,都会激活一种强烈的焦虑反应。这种焦虑的程度似乎已经超过了事情原本可能会激起的焦虑强度,这或许指向的是早年的原始焦虑,也就是早年在与养育者的关系里体验到的强烈焦虑。
变动,在来访者的关系里持续上演。每当一段进展得还不错的好关系发生变动,或者出现某些问题时,来访者都会感到崩溃,似乎这段关系因为这些变动和问题已经变得彻底崩塌了。如果这是一种重复,还原的就是来访者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体验,原本相处融洽的关系中发生了一些事,导致来访者进入了无法依靠父母的无助且绝望的境地。
这种重复也发生在好关系里,一段好关系、一个好客体带来的好体验会使人发生改变,而这些改变也会激活来访者对关系崩塌、陷入无回应之绝境的恐惧。
一段关系,一开始有很好的开头,也有不错的进展,但突然发生了某些不好的事,或者令人感到冲突、受挫的事时,这段关系在来访者的内在体验里就像被地震摧毁了,被飓风席卷过。
同时,在面对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强烈需要和依赖时,来访者的无法耐受、无措、匮乏的部分也指向了早年养育里糟糕和混乱的经历。
我们看到这一一幅画卷:一个小婴儿原本生活在宁静、稳固的家庭中,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家庭成员间冲突不断k8凯发官网,最后整个家分崩离析,而一直养育自己的母亲也无暇顾及自己,将自己弃之不顾,小婴儿辗转于其他亲人之间,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这种动荡不安的体验,裹挟着丧失母亲的迷茫持续了很多年。
这是一段难以被消化的经历,即使来访者已经成年,这段经历中蕴含的恐惧、焦虑的体验仍然在生活中不断上演。原本一段好关系里的冲突或受挫时刻变成了灾难即将降临的预警,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关系里的波折会在来访者的内在体验中被怎样放大。每一次关系的彻底崩塌或许都会带来一种死寂的体验,就像母亲的退场那样。
母亲的退场会引发孩子的恨意,而恨意又会指向强烈的攻击和破坏性。无论母亲是否彻底消失,只要她不再养育自己的孩子,不再为孩子带来母亲之爱的体验,对孩子来说都是自己没有母亲了,孩子会对自己的恨意感到恐惧和内疚,认为是自己的恨摧毁了母亲,杀死了母亲。
我们也不难想象,这样的养育环境会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孤独、无助与恐惧的感觉。这个环境里充斥着不断体验到的动荡不安、缺席,甚至还有暴力,也许对来访者而言,一段进展良好且长久稳定、没有糟糕变化的好关系的体验是极度匮乏的,甚至可能是不存在的。因此关系里的风吹草动都能拉响灾难警报。
在咨询关系里也是如此,来访者期待咨询师能成为自己稳定的好妈妈,但同时又会控制不住地担心这个好妈妈有一天会不会改变,会不会变成那个弃自己于不顾、自己的坏妈妈。
对好妈妈的强烈需要也会激活来访者的无助,于是来访者会需要创造一些自己很有力量的感觉来防御那个需要依赖好妈妈的无助感受。这种防御本身似乎也在说,即使来访者那么渴望,但他的心里或许并不相信自己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好妈妈。这种好体验或许是遥不可及的。
如果我们此时尝试去看这个成年人内在的婴儿,或许会看到一个嗷嗷待哺却无人给他喂奶的无助且饥饿的婴儿。咨询师如果感知到了这种“饥饿”,产生喂养的冲动,也许会体验到受挫,因为来访者另一方面会认为自己是能自己喂养自己,自己是有力量的,对他人的养分的渴望会令自己感到虚弱。
与喂养有关的主题也是咨询室里的常见主题,尤其是“喂养”的潜意识会以与吃有关的主题来表达。例如有的来访者会把吃的、喝的带到咨询室里,比如带一瓶饮料,或者一杯咖啡、奶茶,甚至一些食物,并且会在咨询室里进食。网络咨询时也是如此,有的来访者会边进食边和咨询师一起工作。还有的来访者会在咨询结束后感到胃口大开,或者感到饱,或者有的来访者在咨询开始前会感到饥饿等等,这些都指向的是与喂养有关的主题。
督导老师说,每当这样的时刻发生时,咨询师可以立刻切入喂养有关的话题,和来访者谈论这方面的内容,例如向来访者解释他们在治疗中想要获得被喂养的体验。因为来访者的这些举动在无意识层面是在重构一个饥饿的宝宝的形象,是在表达渴望被咨询师喂养的愿望。
早年乳汁与母亲之爱的突然中断,会给小婴儿留下一种非常原始且急迫的饥饿感。我们知道,小婴儿需要在妈妈那里获得控制感的满足。在小婴儿无法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时,会将妈妈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会认为是自己的力量控制了乳房的出现,使自己能喝到乳汁。这个阶段喂养被中断,甚至养育被中断,会让婴儿感到巨大的恐惧和死亡威胁,同时失控的感受也会深深烙印在潜意识深处。
于是来访者一方面会渴望稳定的好妈妈的喂养,但同时会深深地恐惧这个好妈妈无法被自己所控制,自己无法控制就意味着好妈妈也许会消失,也许会改变。于是防御的表现就是来访者会向咨询师展示自己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似乎也在表达自己并不需要被照顾。咨询师需要看到谎言的背后是对好关系的深切渴望。
这样的内在矛盾,是需要咨询师解释给来访者的,让来访者能对自己矛盾的渴望有所觉知。督导老师做了回应示范:
“你似乎在跟我描述这样一种内在的冲突,一方面,你有一个愿望,你希望你可以完全变成一个孩子,但是如果你真的变成孩子,你又会感到自己非常弱小,非常脆弱。这时,你会想要变成一个成年人,一个有力量的成年人,但是,变成成年人的话你会陷入强烈的孤单里。所以在你心里,你会感到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冲突的。”
事实上,来访者也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是有无意识的觉知的,会讲述自己过往在关系里的体验,描述这些关系从好变坏的过程,似乎是在告诉咨询师自己过往的关系都是这样崩溃坍塌的:我们之间或许也有这种风险,我可能会感觉你是个好妈妈,然后一些糟糕的事就会在我们之间上演。
“在你的内在,经历过太多糟糕的体验了。似乎你处在担心地等待中,等待我们的关系会变坏,等待我变成那个弃你于不顾的妈妈,直到我们的关系里再也没有好的部分。”
同时,我们需要看到这类对好关系、对喂养体验有强烈原始需要的来访者,他们会有一种黏附的渴望,就像小婴儿,会需要黏附在关系里生存。这种黏附的渴望会促使他们走进关系,但对渴望本身的恐惧又会使他们无意识中发生破坏关系的事。我们会看到这类来访者不断在关系里进进出出。这个部分,咨询师也可以解释给来访者,督导老师说:
“似乎当你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非常害怕你身上这些婴儿化的需要,害怕这种婴儿化的黏附的部分会涌现出来。于是在这个时候,你就会想要离开关系,会想说我能够自己喂养自己,不需要其他人。”
我们需要让来访者看到在他的内在,一种关系的模型在重复上演着,一种深层的焦虑和恐惧会推动他不断重复体验早年的经历。
我们在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离家读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这样的时刻容易激活一个人内在的深层焦虑,答案已经浮出水面了。
内心深埋着对喂养的极度渴望,又对好体验丧失的极度恐惧时,这些与分离有关、与独立、与自己照顾自己有关的时刻就会激活早年养育匮乏的感受,以及对养育者的恨意,还有对自己处境的糟糕感受。
离开家进入大学,意味着无法待在一个象征性的庇护的场所,将自己暴露在未知、失控的环境里,早年经历里留下的害的体验会让自己恐惧这个环境是不是也是有害的,周围的人是不是也是有害的,而自己是否能照顾好自己。与家庭的切断也让一个人感到孤立无援,这种孤独与死寂最终指向抑郁和绝望。
同样的,怀孕、生产也是一个会带来复杂感受的阶段。首先,一个小婴儿降临在家庭里,会激活周围所有人自己身上婴儿化的部分。尤其是对婴儿的妈妈来说,自己身上的小婴儿的部分会活过来,早年经历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内在形象,这个时刻的妈妈就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有的妈妈会变得无法养育自己的孩子,似乎看不见也听不见,无法喂养、照料孩子;有的妈妈会非常焦虑,总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孩子,担心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也许会拒绝身边人的帮助;还有的妈妈内在那个饥饿的婴儿会活过来,无法停止进食,或者总是担心孩子会饿。其他成员也会呈现出自己婴儿化的部分,或者焦虑、或者很隔离、或者事事都要操心变得十分控制等等。
督导老师说,当他的妻子怀孕生产后,他看到妻子在喂养这个小宝宝时,他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嫉妒的小男孩,而这样的情况在新生儿家庭中是十分常见的。
成为一位母亲,是一件很焦虑、很有压力的事,压力的来源正是新生儿的出现会激活所有人身上婴儿化的部分。
同时,这些容易激活早期焦虑的时刻,恰恰也是对自己更多探索和了解的契机,如果接受专业干预,也许能为自己带来新的体验和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