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运动与身体”系列研讨回溯(第四讲) 李娜:跳水运动——17秒的艺术+李浩:动作的智慧——演员对身体的训练
“运动与身体”系列研讨回溯(第四讲) 李娜:跳水运动——17秒的艺术+李浩:动作的智慧——演员对身体的训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2022年度专题学术活动“运动与身体”系列研讨,邀请了21位来自艺术史、艺术创作、哲学、体育研究、舞蹈、戏剧表演等跨专业人士,围绕艺术创作和体育实践中对运动与身体的思考展开讨论。此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馆长张子康担任学术主持、学术部主任刘希言作为活动召集,并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部的支持。
研讨内容共分为四个议题,分别为:当代艺术中的运动与竞技体育中的艺术、奥林匹克的艺术创造、东西方的身体观与运动观、经典美术案例中的运动艺术表现,计划从运动之美、协调之巧、奥林匹克、身体逻辑等角度切入对经典艺术和体育文化的观察。第一个议题“当代艺术中的运动与竞技体育中的艺术”于5月22日举办了第四讲,主讲人分别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跳水运动冠军李娜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教师李浩,他们分别作了主题为“跳水运动——1.7秒的艺术”和“动作的智慧——演员对身体的训练”的讲座,并在双方领域的交叉处展开对谈。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担任主持。
2000年悉尼奥运会跳水冠军,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副院长,AASF亚洲游泳联合会跳水技术委员会主席,WADA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李娜具有跳水运动员、跳水运动教练与跳水赛事工作者的多重身份,本次讲座中,她也综合了不同的经验来解析跳水运动中的身体美学。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表演专业教师,北京电影学院戏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戏剧创作”“表演训练流派研究”等课程。李浩的研究领域为“当代表演训练方法、肢体剧场、中国戏曲表演训练体系、当代欧美导演创作”。他在表演教学中,重视身体的觉知和运动能力,也在本次讲座中介绍了动作的训练对于演员养成的意义,并结合某些具体方法,简要阐释了其在实践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讲座伊始,李娜简要对她主讲的主题进行了阐释。1.7秒,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短促的一瞬间,然而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却是所有视觉效果的总量——从起跳到入水,跳水运动就是这样1.7秒的艺术。
跳水运动历史悠久,从人类掌握游泳技术后就有了简单的跳水运动。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记录:“又一人上墩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水秋千就是中国早期跳水运动的雏形。现代竞技跳水运动最早开展于19世纪的德国体操运动员之间。跳水运动从第三届奥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当时的评分标准为跳水的远度。1908年跳水运动增加了跳板项目,1912年增加了女性跳水项目,李娜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了当年的女性跳水项目,当时的跳板还是木头材质,比赛要求仅是在一定空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到了1928年,花样跳水被取消,仅保留了跳台、跳板两个项目。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则增设了双人跳水项目,李娜也是在这场奥运会中收获了中国双人跳水运动的第一枚金牌。
接着,李娜谈到跳水运动的表现形式。这项竞技体育运动被称为1.7秒的艺术,被冠以“空中芭蕾”的称号,正是因为其特殊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跳水运动的形式多样,具有新颖性:2006年国际泳联取消了跳水的规定动作,只保留自选动作,希望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创造力;而即便目前已经有了八个项目待运动员们完成丰富的动作,但还有大量动作会被发掘未来,运动员在未来仍有机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具体到每一跳,从助跑、起跳、空中翻腾,到打开和入水压水花,每一个环节中运动员都需要把握细节,如全程脚尖需要绷直这一要求,李娜认为这亦是精神风貌的体现。同时高空条件给跳水带来了惊险性——这是体能与心理的较量。惊险性为跳水增添了魅力,跳水正是这样一个集竞争、力量、表演和形体与一体的多元化运动。
在观赏跳水与聆听解说的过程中,观众往往会听到“翻腾三周半”等名词,会在评分中发现如“107B”的字符。其实这是跳水运动特殊的身体符号——通过动作组别、姿势、代码与难度来进行编码,每一部分又可进行细分,如动作姿态可分为“A直体、B屈体、C抱膝、D任意动作”,以此形成排列组合,呈现丰富的身体语言。
此外,运动员还要对于时间和空间有充分的把握。跳水运动的各个项目,实际上是对时间和空间的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运动员要把握走板、起跳、打开的时机和各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同时,赛场的空间与训练场的空间也并不相同,前者相较后者,不仅面积扩大数倍,还有观众的存在,运动员们需要有强大的心理定力和对空间转换的感知能力。
李娜认为动作的稳定性是一次跳水成功与否的关键,运动员需要准确把握每个阶段的时机和动作的关键点,比如在做各种动作时起跳的高度、空中翻腾的核心力量,打开时间的准确度和入水时压水花。1.7秒背后是“台下十年功”:运动员们一方面需要反复训练动作,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体能训练全面提升生理和心理状态。除了动作的稳定性,艺术表现力也是跳水运动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建立在对于动作具有超高熟悉程度的基础上。
戏剧这一领域,同样需要探索与身体配合的奥秘。李浩随后开启了活动的第二部分,在“动作的智慧——演员对身体的训练”主讲内容开始前开始前,他坦言与运动员的跨界对谈对于他来说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表演的词源是“act”,本意是行动,而演员的英文单词为“actor”,即动作的发出者,行动的人。在现代表演训练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有一部分里程碑式的人物正以关注身体训练著称,如格洛托夫斯基、梅耶荷德和铃木忠志等,甚至其中不乏运动员出身的戏剧家,如《动中觉察》的作者费登奎斯和《诗意的身体》的作者雅克·勒考克——前者是以色列的身心整合专家,曾在欧洲首次传播日本柔道。膝盖的受伤让他开始观察自己的运动习惯,力求对自己的发力和运动轨迹产生觉知,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助患者,发展弱势运动部位对应的脑区;后者则热爱长跑,认为长跑时影子的起伏是世界上最美的瞬间,并以作为运动员的经历出发,发展了勒考克技术。李浩也在讲座末尾与观众的交流中对这两本书进行了重点推荐。
李浩认为,演员身体训练的重要之处在于,戏剧无形的主题和情节需要通过有形的动作来传递。早年间,学生们需要在戏剧学院进行扎实的“无实物练习”,这要求学生们一步步分析动作,进而创造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冲突,比如各种不同的人如何抽烟、如何饮食。而没有经过细致观察与扎实训练的人,在表演创作时常常会展现习惯性的无意识动作,其出发点是自己既定的思维方式和个性。他以电影《从到莫扎特》为例:在电影中,在钢琴方面,小学生展现出的丰富的创造力往往在中学时期消失不见,因为此时设定的技巧和框架束缚住了灵活性。而今天的社会规训力量更进一步k8凯发官网,因此在学生刚进入表演学院的一年级,从动作开始训练,破除社会化对动作的方式的影响十分重要,其目的是将大脑清空,开放地接受当下剧情设定带来的新刺激,将自己塑造出不同的性格。
这样的表演训练模式可以给普通人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李浩展示了纪录片《轮回》中的片段:人们繁忙地在交通工具上来来往往,流水线上的工人重复做着打包的工作,物品被生产使用而后丢弃。这是商品时代给现代人生活带来的异化,生活在人造的房子中、对着电脑工作、三点一线……而大多数人沉浸在这个轮回中,缺少觉知的力量。
李浩将人的身体动作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层为下意识动作,此时人的身体完全被先前养成的习惯、社会的规训所占据;第二层为有效动作,指对外部的刺激有回应,拥有自由的身体和自我意识,像水一样,达到可以被各种容器重新塑形的境界,甚至能做到疏离地自我观察,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出于真正的感受与思考,从而减少异化的束缚——推广戏剧类课程有助于帮助人们产生对身体的觉知,这也是目前青少年儿童戏剧教育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第三层为智慧的动作,指遵循身体的感知——这是在与观众的交流中,李浩为退休的老龄群体给出的建议。疫情催生了李浩散步的爱好,他每天会为散步花上1.5小时到一下午时间,通过反思走路动作带来的能量和形体改变,来聆听自己的身体。
在主讲部分结束后,李娜与李浩进行了交流讨论,运动与戏剧领域碰撞出了思维火花。李浩一直对运动员的“意象训练”等心理素质训练方式抱有好奇,李娜对此进行了解释。她认为,想象自己面对比赛的空间、观众,然后走上跳台完成动作,有助于运动员平复心情,她自己就是“意象训练”的受益者。针对不同运动类型,进行“意象训练”的方式也有差别,跳水、射击、体操等多为想象比赛场景以缓解紧张,而球类运动更侧重于想象球的来回运动,以完善备战的策略。此外,作为教练,李娜则会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性格来采取不同的刺激方法,以帮助他们在缓解赛前紧张,比如,有的年轻运动员会因为不熟悉赛场而紧张,“那就让他们围着泳池跑十圈熟悉一下”,如果是因为不够自信,则需要用言语加以刺激。
李娜则好奇在表演中是否会运用肌肉记忆与考虑体能分配——李浩坦言自己未曾研究过肌肉记忆,但是在表演中,好演员会有整体观念,根据作品的起伏结构来分配自己的身体心理能量,这与运动员的体能分配类似,都是主客观交互性的体现。对此,王春辰补充道,绘画中的肌肉记忆,有时反而会成为局限,是需要破除的。的确,无论运动、表演还是绘画,无论是何种身份与视角,与身体合作都是一道永远的课题,需要长久的感知、练习与反思——而从这样的跨界对谈中,观众不仅得到了具体的经验认知,也收获了来自不同角度的思路,以改善自己与身体的相处方式。